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理论学习 | 思政园地 | 学院风采 | 媒体聚焦 | 二十大专题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科技动态】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教师风采展示(四)
2021-11-16 17:51   科技处

坚持不懈 大胆创新 水到渠成

土木工程学院 程星磊 副教授

不知不觉,我来到学校已经5年多了,国家青年基金也申请了5次。今年年初还在想,感觉都拼尽全力了,如果这次申报还不中,我应该怎样面对未来的科研?还要回归到日常的科研琐碎中,还得继续磨练下一次基金项目,除了坚持别无他法。但幸运的是,这次成功了。

回忆申请基金之路,感触多多。我每年至少2个月,每天至少8小时都在全身心的撰写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书。这样一算,五年时间,将近一年都在做一件事——“写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书”。经过5年历程的失败与积累,我在项目书撰写方面逐渐积累了经验,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更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撰写规律有了深入了解。

一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书中最关键的是逻辑性、创新性和研究基础。对于大同行的评审专家而言,不一定能判断出项目书的创新性,但整体逻辑性的好坏可以正确把握。对于问题凝练不清晰、逻辑性关系混乱、研究思路不顺畅、甚至前后自相矛盾的申报书很难获得高分。小同行评审专家可以判断项目书的创新性,因为只有在相关科研方向切实做过研究,才能懂得申报项目创新内容及价值本质。因此,将申报书撰写质量提升到让小同行专家的信服是最大的难点,一定注重通过有理有据的论证逻让小同行认可项目创新点。

二是申请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是决定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能够获批的重要因素。一个在相关领域中没有前期高质量研究成果积累基础的申报项目,即使申报书写的再天花乱坠,评审人也很难相信能做出预期的成果。一定要注重自身在相关领域代表性高质量学术成果的积累,为基金申请奠定基础。

三是在创新点的引领下,基于自身在申报项目领域的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的总结、技术路线的归纳、关键科学问题的提炼就会水到渠成。撰写高质量基金申报书,只是最终获批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还要考虑到当年申请项目资助率、同组竞争对手等诸多因素。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自身坚持,不懈努力,不断完善申报书,才会有成功的机会。

科研是艰苦的工作,但我觉得,坚持不懈,大胆创新,终会有所收获。

上一条:【团旗飘飘】我校“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纳入天津市青少年实践教育阵地
下一条:【今日喜报】我校图书馆在2016-2020年度“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喜获佳绩
关闭窗口
 
市委巡视二组对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开展巡视 2022-11-21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2022-10-31
天津城建大学贯彻落实《加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2-08-26
李鸿忠:聚焦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 2022-05-31
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2022年工作要点 2022-03-15
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12-1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 2021-07-15
-更多-

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3085020 / 23085021

办公室邮箱:xcb@t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