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二届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城建大学召开。
开幕式

会议由天津市地震学会、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土木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等12家二级学院和研究机构承办,并得到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震灾防御技术》编辑部等多家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届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大中城市与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与韧性提升技术”,共吸引了来自天津市地震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一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上海市地震局、天津吉奥地质勘查技术有限公司等2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工程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交流。大会开幕式由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陈志华教授主持。

会上,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白海力教授致辞,表示此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深化对防灾减灾救灾的规律认识,推动防灾减灾救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搭建了交流平台,有利于推进天津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我校一流学科平台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

天津市地震局副局长李成日表示,在天津市防震减灾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深入探讨地震灾害风险精细化防治与超大城市抗震韧性有关问题,为“平安天津”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科技社团党委书记卢双盈教授认为,天津市地震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紧密结合天津地质地貌等实际情况,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激发全社会防震减灾的意识,推广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大会报告

开幕式之后,日本工程院院士、河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光齐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从灾害机制到风险评估及对策效果的全面分析”的大会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教授陈志华作“装配式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村镇住宅抗震性能研究”的大会报告。

北京大学教授周仕勇作“鄂尔多斯周缘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大会报告。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锡治作“守正创新 老瓶新酒——装配式建筑抗震韧性提升技术研究”的大会报告。

天津市地震局正研级高工曹井泉作了“地震风险预警技术及服务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大会报告。
分会论坛
9月16日下午,围绕“地震危险性评价与地震区划”“工程抗减震理论与关键技术”“城市抗震韧性与风险管理”“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和“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科普”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防御各领域,大会分设3个专题分会场和1个研究生论坛,防震减灾工程领域6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此次研讨会为天津市及邻近区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间搭建了交流平台,有助于激发创新灵感、提升学术能力、加强学科融合、搭建合作桥梁,对于构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完整创新链,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实现新突破,促进天津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业务体系建立,推动天津市韧性城乡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重要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