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 理论学习 | 思政园地 | 学院风采 | 媒体聚焦 | 二十大专题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天城大学子横扫三大学科赛事,载誉而归!
2025-10-30 16:19  

点赞天城大

近日,国内数字艺术与设计领域的三大权威赛事——第19届中国好创意大赛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相继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三大赛场上捷报频传,以一系列兼具创意与深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共斩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收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荣誉榜单



一等奖获奖作品介绍

剪韵筑影——大郑剪纸之运河沿线建筑文创设计

作者姓名/边佳鑫

指导教师/万 程

作品从大运河沿线建筑中汲取灵感,以天津非遗“大郑剪纸”为表现形式,将建筑轮廓与人物风情巧妙剪刻,生动传达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插画融合沿岸城市特色与少数民族形象,以鲜明的暖黄色调展现运河附近城市及人们的生机与活力,寓意“一方运河养一方人”。蓝色河流象征着大运河的滋养,天空中祥云纹样寄托着幸福美满、团结相亲的美好愿景。在这崭新时代,各族人民如石榴籽般紧密相依,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崭新篇章。

窑火神传——数字技术理念下的御窑厂景观改造

作者姓名/孙天明 邵钰铭 赵海生 杨凯婷

指导教师/刘一勍 李发明

设计聚焦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突破传统景观改造模式,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构建多维度沉浸式体验空间,引领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御窑文化的厚重历史与窑火传说的奇幻魅力。设计深度提炼“窑火之神”童宾的传奇经历,将“回首往昔”“龙缸铸成”“巅峰登神”三大情节,分别融入入口、中心广场与龙珠阁三大区域,实现神话叙事与景观空间的有机交融,使每处场所皆成为历史的“讲述者”。作品以御窑夜色为幕布,依托全息投影生动复现历史场景,将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碰撞,打造可游可赏的夜游体验,为古老遗址注入全新生命,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活化与传播。

京剧系列文创手办

作者姓名/李照怡 张 锐

指导教师/张小开


文创从中国传统京剧脸谱中汲取灵感,以“泡泡玛特”的萌系风格重新诠释经典戏曲人物,实现国粹美学的当代转译,拉近脸谱文化与大众的距离。设计巧妙解构脸谱的色彩与纹样符号,将关羽之“忠”、张飞之“勇”、曹操之“奸”等性格特质,融入大头小身的Q版造型与柔和线条中,展现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生动融合。作品以鲜明色彩传递人物性格,经典图式延续历史身份,使角色跨越时空界限,成为传统与潮流交织的文化结晶,共同续写中华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窑火新生·瓷忆市集

作者姓名/李如琢

指导教师/王 程


作品以集体记忆理论为框架,聚焦景德镇陶瓷博物馆这一工业遗产空间,探讨如何借“空间锚点”策略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提取坡屋顶、龙窑形态、水道市集等在地元素,采取了“新旧共生”的策略:既保留工业遗存作为记忆载体,又运用拓扑变换原理构建坡屋顶群落和架空水道,重塑记忆场域。通过四大工序展区的场景复原与数字交互,构建“技艺器物人文”三重记忆唤醒机制;并以“陶瓷之路”多标高连廊串联空间,形成记忆流动网络,最终建立起“记忆拓扑”式的文化传承模式,为“一带一路”遗产的在地转译与活化提供了创新范式。

海洋博物馆创意建筑

作者姓名/万来安 候博元 杨婷月

指导教师/吴毅儒


设计旨在打造一座面向未来的海洋博物馆,超越传统的陈列功能,成为连接认知、科技与生态的精神场域。设计以鲸鱼为核心符号,借助其庞大的体态与独特的尾部造型,构建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意象,既强化识别度,也唤起观者对海洋的沉浸想象。入口处以立体玻璃框架模拟鲸鱼嘴部形态,增强感官体验,引领观众步入深海情境。建筑整体以蓝白为主调,辅以昏黄灯光,呼应海边日落时分的静谧与浪漫,营造优雅而简约的艺术氛围,传递出人与海洋共生的未来愿景。

景德镇陶瓷文化博物馆设计

作者姓名/蒋雨锡

指导教师/谭立峰 刘 芳

项目选址于景德镇一处废弃陶瓷厂,场内留存的龙窑、镇窑等历史遗存,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见证。设计秉持“保护与更新”原则,尊重原有空间格局与历史脉络,对两座典型窑体实施原址保护,延续场所的历史记忆。建筑形态从窑体结构中汲取灵感,提炼其屋顶形式与线性延展特征,转化为现代建筑语言。运用当代材料与结构体系,在延续传统空间秩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原型转译。新建筑以开放布局与连续流线,呈现陶瓷生产、交流与传播的全过程,建立起历史遗存与当代建构的有机对话,为工业遗址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灵白鹿

作者姓名/朱允芳

指导教师/陆 琳

作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白鹿为原型,凸显其纯洁与灵性。灵白鹿体态矫健,比寻常白鹿大出约三分之一,体长约2.5米,肩高近1.8米,身形流畅而充满力量感,超凡脱俗。通体覆满如雪的白毛,柔软莹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光晕,仿佛每根毛发都蕴含灵气。其背脊微隆,肌理优美,蕴藏强劲爆发力;四肢修长有力,淡金色的蹄子宛若玉琢,行走时悄无声息,却能于瞬息间爆发出惊人速度。灵白鹿常出没于隐藏地图或高等级秘境,作为一方区域的守护者,亦可能在特殊剧情中被触发,为玩家带来试炼或指引前路。

天津x哪小吒——津味文化文创系列IP设计

作者姓名/樊泽宇 孟森博 林道润

指导教师/曾穗平

设计以神话人物“哪吒”为原型,融合天津三大文化基因——饮食、曲艺与漕运记忆,塑造出一位兼具童真、英气与烟火气的城市守护童神“哪小吒”。形象设计中,十八街麻花作风火轮、包子蒸笼演绎为乾坤圈、火尖枪融入快板元素,勾勒出既富中国风韵、又洋溢津门特色的视觉符号体系。借助AI生成工具高效拓展角色场景与风格演绎,探索“人工智能+设计”的创新路径,回应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化表达的革新需求。作品延伸至明信片、表情包、墙绘及衍生品等多种载体,构建出可传播、可共创的城市文化IP生态,以设计激活文化,以科技赋能创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语境中的转化与生长。

琉檐叠彩连星汉 瑞壁生辉耀山河“琉彩”——琉璃文化文创设计

作者姓名/余贝贝 田 琪 袁潇萌

指导教师/曾穗平

作品根植于北京琉璃渠村六百年琉璃烧造非遗技艺,从中提炼“龙”与“雄狮”两大文化符号,构筑出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IP形象——“琉彩”。造型上巧妙融合龙的蜿蜒灵动与狮的庄重威严,形体线条圆润饱满,兼顾卡通化表达,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其表面施以明黄、青绿等传统琉璃瓦釉色,再现古建琉璃独有的色彩渐变与晶莹质感,既承古韵,亦见新意。秉持“传统工艺活化”理念,“琉彩”IP不止步于形象塑造,更注重实用转化。通过设计开发系列钥匙扣、文具、潮玩等文创衍生品,将凝固于殿宇之上的琉璃艺术,转化为可触摸、可佩戴、可收藏的生活美学。


获奖证书展示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学子们才华与汗水的结晶,更是学校教师深耕人才培养沃土的丰硕成果。一直以来,学校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用”的教育理念,将学科前沿赛事与课堂教学、实践创作有机融合,系统构建高水平创新实践平台,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实践能力。此次在多项权威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更是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生动体现。未来,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天城大学子在更广阔的舞台中放飞青春梦想,成就精彩人生。

上一条:谱新篇 启新程:学校第三届党委首轮巡察正式启动
下一条:首展举行!抗战烽火中的青春力量
关闭窗口
 
天城大2025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2025-08-13
6月25日校园开放日!天津城建大学最全学院介绍,先收! 2025-06-24
报名!天津城建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2024-10-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 2024-06-15
市委巡视二组对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开展巡视 2022-11-21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 2022-10-31
天津城建大学贯彻落实《加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2-08-26
-更多-

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23085020 / 23085021

办公室邮箱:xcb@t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