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分别于2021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召开。天津城建大学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途径关注今年的全国两会,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情况展开畅谈。
王振坡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汇激荡,孕育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作为城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工科大学,面对从大数据、云计算、到人工智能等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面对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对新型人才需求,我们应着眼发展前沿,立足比较优势,下好“先手棋”。面向生态、智慧等城市应用场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新工科建设,全力提升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建筑等新兴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全面对接社会需求,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的领域与方向,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城建大学力量。
张健维 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时,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回顾“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振奋人心!五年来,学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许多新的突破,办学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立德树人,开拓创新,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城建类高校特色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出新的贡献。
刘戈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内容,这是连续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专门提出的一个内容,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决心和恒心。尤其是今年的报告中,特别提出了“分类建设”,这个提法非常的切合实际。我觉得“双一流”建设不仅要分类建设,更重要的还要突出特色,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避免“大而全”的方式,把优势学科、优势专业做强,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与特色优势,这是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方向所在。经管学院今年又获批了一个国家一流专业和一个天津市一流专业,结合前期所做的学科与专业调整,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接下来,经管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已获批的一流专业的建设工作,结合我校城建特色,一方面把已获批的国家、天津市一流专业继续做强,另一方面继续培养特色突出的专业,争取在最后一年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中再有斩获!
刘树东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体现出了强大的制度优势。同时在市教育两委、校党委领导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过去一年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学生就业率创历年新高,优秀毕业生、退伍不褪色的少数民族学生拜合主动返回部队参与抗洪,这些也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更为我们打好开局指引方向。我们作为信息工程学科人,将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立足城建特色,不断历练自身育人本领,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不断服务京津冀乃至国家信息工程领域发展需求,以昂扬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踏实做事的实践向新时代呈现我们的答卷。
孙旭卓 党委学工部副部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面对2021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努力为稳就业贡献高校力量。(一)全程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实行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从大一学生开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加强网上就业指导、心理辅导,为毕业生提供随时随地的贴心服务;(二)多渠道收集招聘信息,开展“互联网+就业”,高频次、多场次举办不同规模网络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就业“桥梁”;(三)引导鼓励毕业生多元就业,支持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大力解读和宣讲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就业政策,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贾恒欣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两会精神及时融入到思政课堂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始终把思政教育事业放在心上,把立德树人责任扛在肩上,引导大学生奋进新时代,投身新征程。
兰旭 建筑学院副院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已从传统的建设,逐渐向高质量内涵发展,也从大拆大改走向质量提升建设,面对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转型带来的人才需求,我们应该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升专业内涵,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发挥好行业优势资源,提升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与执业能力。
刘凤国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民盟天津城建大学委员会主委)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将在校院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优势特色,加强获批国家级、市级一流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建设建筑环境、能源与动力、建筑安全多学科互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突出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
张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两会的胜利召开,令全国人民倍感欢欣鼓舞。回望2020年,中国成就斐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2021,我们信心满满。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动之年,又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四五”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进行了部署,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实化量化的目标,勾勒出未来中国的发展脉络,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习两会精神,努力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自觉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等领域的科研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