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我校党员干部及师生员工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多种途径收看、收听“两会”报道,及时学习“两会”最新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热议全国“两会”。
建筑学院辅导员高国伦:面对今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牺牲的情况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今年同时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面临的发展任务非常艰巨。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为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立足本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思政政治教育等各项工作,加强疫情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和疫情期间凸显出的中国制度优势,积极完成好学校和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学院2016级园林一班学生赵一宁:今天在观看了开幕会直播,我内心十分激动,感触颇深。从开始的唱国歌到为抗疫一线付出生命的人民默哀,再到听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伟大,感受到我们国家政治制度优越性。
我们不畏艰险,我们有毅力、更有定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统筹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王磊:2020全国两会在非常时期召开,意义非凡,是中国抗疫工作取得成效的体现,也将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全国上下凝聚共识,加强团结,汇聚磅礴力量,应对疫情“大考”,抓住历史机遇,中国未来可期!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带领青年学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和大学生们朝夕相处的一线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多下苦功,多练真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蔡蕴镭:“两会”的胜利开幕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开始正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防疫取得正向结果的一个正向回应。“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凝心聚力、共商国是,为疫情后经济复苏、振兴献计献策。学习“两会”精神,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聚焦团员青年思想引领,不断开拓工作新形式,进一步激发基层团支部组织建设,让支部正能量浓起来、文化氛围活起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相信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会开启更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伟大的奇迹。
土木工程学院2016级交通2班学生王志诚:今年五月,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全国“两会”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的内容,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不仅客观地总结了2019年的辉煌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20年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且还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百姓愿望。对中国的发展而言,2020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这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这些关键节点,汇聚到中国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做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沈洪旭: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多。报告中大多数内容与民生相关,提供的事实与数据紧紧围绕物价、养老、环保、就业、医保等民生话题,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彰显浓浓民生情的"人民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体现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里,是政府给群众交上的新时代答卷。在开展学院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融入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发展的各项举措中,从实处着力,将学院各项工作推向新高点。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空调热能专业研究生党支部学生李孟召: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对去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其次确定今年重要目标;最后突出今年部分重点工作,从抗疫、财政、减税降费、就业、创新、消费、脱贫攻坚、教育、港澳台等各个方面做出重要指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出说明不再强调“保增长”,而是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这是负责任的政府决策。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疫情期间,要做到不消极不怠慢,积极响应防疫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即将面临的毕业和工作打好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学生兰亚尧:在疫情阴霾渐渐散去、神州大地焕然一新的五月,2020年全国两会的召开牵动着国人的心。这是人民翘首以盼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委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为祖国发展和人民幸福出谋划策。在两会召开之际,作为一名学生、一名时代新人,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时代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一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工作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学习,练就过硬本领,用自己所学积极投身强国伟业;要做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学院组织员刘雅冰:通过收看两会开幕式,我感到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十分感动。2020年两会是在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还是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肩负谋划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使命,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格外关注。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抓好2020年全国两会和疫情防控的大考中的思政教育的契机,淬炼生动“教材”,靠前尽好高校教师职责,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讲清讲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行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惠及所有孩子的教育。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可见,教育公平与学生就业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作为一名辅导员,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极为牵挂的重点工作。相信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能如愿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01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张靖怡: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虽然今年的两会比以往迟到了两个多月,但是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当下,两会的召开传递出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从今天的会议中,我能强烈感受到我国抗疫必胜的信心、脱贫攻坚的决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奋斗者。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华民族必然迎来伟大复兴,中国复兴之梦必将实现。
市政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刘磊: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策,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期待这次两会硕果,感谢党和全国人民创造的美好时代,作为一名组织员,全心全意努力做好学院党建工作将是我献给今年两会最好的礼物!
市政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学生韦振健:今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中5次提及生态,分别是: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高生态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给排水专业的一名学生,要应该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夯实专业技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生态保护中去,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同时,为祖国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城市艺术学院辅导员王璐: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养老、就业创业、医疗、教育、外贸等方面,心系民生,凝聚民心。通过观看大会直播,我深切感受到了政府的担当与开展我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努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用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
城市艺术学院辅导员王振山:通过观看直播,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2019年我国政府取得的成绩,以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出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坚强力量。但今后我国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后疫情时代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与帮扶,让每一名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马中记:今天上午,我认真收看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播。李总理在报告中回顾总结了2019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短时间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复工复产复业全面推进,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同时对2020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我完全拥护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前,学校的复工复学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积极推进,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我将努力带领学院党员师生,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开展好“党员亮身份、支部亮旗帜”活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学校全面复课开学攻坚战,确保“双战双赢”。
外国语学院组织员武志杰:通过直播观看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我国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对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报告鼓舞人心,催人振奋。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面对疫情,中华儿女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疫情防控和复课开学关键时刻要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拿得出顶的上,与师生齐努力共同取得疫情防控和复课开学“双战双赢”。
理学院学生韩涵: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那就是“改革”,政府的改革、经济的改革、再到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改革,是非常全面的;如果要有一个关键词,我认为那就是“落实”,改革发展的蓝图已绘就,最终需要靠实干来落实。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一名普通党员,我要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履行党员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理学院学生苑忠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李克强总理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将会认真学习领会报告内容,把报告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通过观看大会直播,我感受到李克强总理提到关于民生的内容非常细致,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都有回应,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也说明政府对民生问题非常关注。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会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自觉履行党员义务,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珊: 5月22日上午,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不仅回应众多民生期盼,更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方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我将在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职责意识,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立足本岗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钰:2020的“两会”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因公共卫生事件延期的两会。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这些坚定的话语注定将让2020年的国之盛会载入史册。两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的基本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真思考将两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要善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用“中国事实”淬炼“中国话语”,借助于“中国话语”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为培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新人贡献自身力所能及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付霞:今年的两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召开,意义非凡。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党和国家提出要坚决做好“六稳六保”的兜底工作,并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稳民心、强信心、暖人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严格落实学校的复学复课工作部署,并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中。
国际教育学院2017级工程合1班学生罗泽宇: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感振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正常的生活节奏。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完成今年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面脱贫。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中国将首次消灭绝对贫困。作为学生党员,我要进一步带领同学坚定“四个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在国家复兴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殷冬青:今天我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观看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直播,报告通篇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是大会首先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去世的人们进行集体默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对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通过观看大会直播,我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阐述:“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支撑。虽然今年没有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却体现出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尊重规律,符合当前经济的发展规律。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发展一直在前进,一直在寻求突破。我们深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百年不遇的历史大考面前,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解決思想,实事求是,保就业、保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于玉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起观看了直播视频,我认真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为过去一年多以来我国取得的全方位成就,并且对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目标和政策取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新时代新要求有了深刻的领悟。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是篇幅最短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但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地突出了就业、民生、脱贫攻坚等项工作。报告内容朴实无华、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回顾了我国2019年所取得的成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及时构建防控体系,果断采取应急举措,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对于我们拥有这十四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既加强了全国人民抗疫信心,又传递了同舟共济信念。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今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与生活当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表示,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