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准确把握“两会”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第一时间将“两会”精神学深悟透进教师头脑,再通过教学实现“两会”精神进课堂的教学目标,6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暨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高燕主持。

会上,首先由四个教研室的教师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付霞从疫情防控再次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两会”精神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内核、“两会”精神之人民至上的群众史观、疫情防控再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对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对“两会”精神在哪个章节进行融入进行了教学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李钰谈了学习“两会”精神的体会,并从融入教师讲授、融入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等三个维度对“两会”精神如何融入概论课教学进行了思考和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新入职教师陈珊认为,今年“两会”具有“短”“实”“新”的特征,要将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如何加强抗疫精神的教育、如何用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两会”热点问题透彻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青年教师杨贺以微课的形式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的历史溯源、立法依据以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

通过几位老师对“两会”精神的深入解读和教学设计及分析,广大党员表示深受启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广森教授对各位教师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他强调,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常态化机制,学院将进一步组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做好集体学习、教学备课和专题研讨等工作,突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理论宣讲的作用。各位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学会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把火热的情感融入理性的逻辑,将个人的感悟升华为普遍性的原则,切实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性,为学生成长打好底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高燕强调,将党员学习与思政课业务能力提升融为一体,开展集体备课、主题交流等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切实把党员教师党性觉悟提升与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及时将党员学习成果延伸到课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