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实践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整体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志愿宣讲和文化宣传等优势,多形式高质量推进特色党史学习教育。

做好理论研究,充实党史学习教育资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挖掘天津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形成一系列理论文章、案例、视频、音频、口述史等丰富红色资料,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截至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在主流媒体光明网上发表理论文章2篇,整理天津红色故事案例80个,录制红色微视频30个,录播“以我之声,温暖你心——为盲人讲述党史故事”音频34个,录制革命旧址现场口述史视频33个,以多种形式营造红色资源育人的浓厚氛围。
讲好红色故事,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马克思主义学院深挖“革命丰碑-天津市红色旧址展览”红色资源,生动讲述百年党史故事,开展沉浸式实践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全院合力策划《“建”证红色力量,“筑”就时代新人》特色思政课,由校领导、思政课教师和优秀党员同台授课,共同打造一堂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时代温度和实践力度的思政金课,引导师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发挥全员宣讲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带头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形成55个党史宣讲题目,面向全校提供菜单式服务,为基层党团活动作志愿宣讲。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宣讲16场,覆盖人数近2000人,宣讲内容充分、案例翔实,具有感染力,受到普遍好评。为提高宣讲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特邀天津大学优秀思政课教师程斯宇讲授“党史学习教育示范课”。

唱好红色诗词,汲取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开展红色诗词吟唱活动。古琴专家薄克礼教授悉心指导12名青年教师,以吟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完美结合,用古琴弹唱红色诗词,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目前,薄克礼教授已经完成对毛主席诗词和习近平用典谱曲工作,后续还会推出古琴吟唱的红色歌曲。

用好红色资源,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拓展红色资源育人渠道,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提供鲜活红色教材。学院教师受邀到岳阳道小学、田丽小学、张家窝中学等学校参加“学党史感党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校际交流活动。截至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已与天津市14所中小学签订思政课一体化合作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