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响应学院党总支号召,成立了一支30名教师组成的抗疫志愿服务团队,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80余人次,累计工作时间300余小时,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让党徽在为群众服务中熠熠闪光,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勇做抗疫志愿服务“排头兵”,掀起学院抗疫志愿服务热潮。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燕、院长张广森和副院长贾恒欣身先士卒作表率,第一时间下沉社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奋战在社区抗疫第一线。学院教师牢记党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双重身份,闻令而动,将三尺讲台延伸到社区抗疫一线,将初心使命、志愿奉献和家国情怀融入到社区核酸筛查的各项工作之中,将“思政小课堂”与“疫情防控”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寒冬腊月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护墙。


学院教师高建华在社区抗疫一线连续奋战数天,并实录抗疫视频日记“战疫一线是最好的思政课堂”,记录下思政课教师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践行为民服务初心使命的生动素材。何慧琳大力支持丈夫奔赴津南封控区抗疫,独自照顾年幼的孩子,并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书写思政课教师舍小家、顾大家的抗疫故事。李阳在社区筛查志愿工作中,积极创新形式,极大缩减居民排队等候时间,留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抗疫佳话。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思政课教师展现一个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教师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担当作为、为民服务、行为世范的光辉形象,为学生、群众和社会演绎了一堂关键时刻冲锋陷阵、共同守护津城平安的抗疫思政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