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讯 自我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积极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紧密聚焦本单位职能和实际情况,认真梳理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项目,全力将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为扎实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总结提炼各单位的先进经验做法,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宣传推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经典案例、经典事迹,学校现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专栏予以展示。今天推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典型案例。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委:校村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委结合学科评估、乡村振兴实践行、校友工作、劳动教育等实际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学习形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年6月7日,在学院党委指导与支持下,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璐、院团委书记沈杰然携师生党员代表一行18人深入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马连庄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及老党员代表共同参加校村党建共建签约揭牌仪式。
一、双方签署协议,共建基地揭牌
上午9时许,满载师生的大巴缓缓驶入马连庄村委会驻地。村支书兼村主任王黎明、村两委班子成员及老党员代表早已在此等候,并热情招待师生入场休息。学院师生一行人将准备的礼物——500件口罩、10瓶医用酒精及2瓶洗手液,第一时间交到村委手上,为当地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随后双方稍做休息整理,正式进入揭牌仪式环节。座谈会上,学院及村委双方就抓好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突出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的协议内容进行交流,同时对促进双方提高认识、找准问题,凝心聚力共同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也进行了深刻讨论。随后,双方签署校村党建共建协议并为共建基地揭牌。
二、发挥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揭牌仪式后,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群众专项行动,环境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黎强带队赴当地小芦中心小学开展“垃圾分类 美丽校园 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师生党员们向同学们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及其重要性,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在有奖问答和互动游戏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学以致用,实物卡片都投在了正确的分类垃圾桶内。活动结束后,为了让同学们能更细致地学习、运用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团的成员们还送给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亲手做的小礼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并让同学们从小树立了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游戏,促使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系统了解,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增强了同学们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切实推进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形成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良好局面。
三、基层党建交流,畅谈工作心得
揭牌仪式后,市政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马月轩带队与作为校友代表的村书记交流基层党务工作体会。
村支书王黎明说,在农村基层担任支部书记有四点体会: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激励自己坚定信念,立足岗位、奉献青春,努力在服务农村基层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政治方向,引领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三是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以心换心,充分赢得群众的信任;四是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努力在实践中找到解决农村矛盾问题的办法,提升综合素质和本领。
四、认真展开劳动,践行教育理念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进步的要求。市政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代鑫鹏和支部党员抓紧宝贵实践机会赴农户田地进行除草、平地等劳动,为孤寡老人减轻农务负担。
站在地头,支部党员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参加除草活动的党员们划分“责任田”,认真清除杂草、清理田间垃圾,大家不怕热、不怕累,兴致勃勃地投入劳作,个个埋头苦干,团结协作。一个多小时后,眼前的杂草渐渐地越来越少,玉米苗变得整洁干净,玉米地及周围的面貌焕然一新。劳动过后,支部党员深刻感到了劳动的光荣,支部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
据悉,校村党建共建协议的签订,是“校村党建共建”模式的积极实践,双方通过建立协调联动的长效运行机制,做到校村优势互补,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助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